亲子关系和血缘亲子鉴定的关系

发布时间:1970-01-01 来源:基因格司法鉴定中心

    《民法》上之亲子关系,有自然的亲子关系与权制的亲子关系两种,自然的亲子关系又分为婚生子女关系与非婚生子女关系,非婚生子女关系又可分为准婚生子女关系与事实上之非婚生子女关系甲。所谓婚生子女系指在婚姻关系中受胎而生之子女(《民法》第1061条),而非婚生子女则是指非婚姻关系中受胎而生之子女而言。非婚生子女与生母之关系,因分娩之事实,在法律上当然视为婚生子女(《民法》第1065条第2项),又非婚生子女姻生父之认领、抚育或生父与生母结婚及强制认领等,在法律上视为婚生子女,此种非婚生子女在法律上视为婚生子女之情形,即为准婚生子女。


    学说上将亲子关系区分为事实上之亲子关系与法律上之亲子关系,前者系指非婚生子女与生父间,因未经生父认领抚育(视为认领)、准正或请求认领等,纵具自然血统联络之事实,亦仅为事实上之亲子关系(或称生物学上的亲子关系);而所谓法律上之亲子关系,除养子女((民法)第1077条属拟制之法律关系)外,乃指由婚姻关系受胎而生之子女(婚生子女),以及非婚生子女因认领(或抚育而视为认领)、请求认领(《民法》第1067条)、准正、生母分娩等视为婚生子女之情形中。换言之,所谓成立法律上亲子关系,乃指婚生子女(《民法》第1061条)及受婚生推定之婚生子女(《民法》第1063条第1项)、非婚生子女因认领、视为认领、准正及请求认领等视为婚生子女之情形。

    自然亲子关系是以血统联络为基础 通常父子关系与母子关系是依客观上的事实来决定,此即血缘主义原理,但是生物学上的亲子关系并非当然就是法律上的亲子关系:反之,具有法律上的亲子关系,亦未必即具有生物学上的亲子关系。


    如果法律上的亲子关系与生物学上的事实相左时,在大部分的场合中,前者的关系将藉由后者之确定而为修正,也可以说是使法律上的亲子关系与生物学上的亲子关系更趋于一致。这显示生物学上的血缘关系虽然是决定法律上亲子关系最大的因素,但是当事人的意思也是左右亲子关系存否的因素之一。


    例如一定期间的经过,婚生否认与强制认领即会因当事人不主张而使实体法时效消灭,身份关系即不可再为争执,而这就是亲子关系的成立或消灭会受到当事人意思所左右之意。因此,非婚生子女及其生母如未于一定期间内请求生父认领,而生父亦未主动认领或抚育,则非婚生子女与生父间将仅止于生物学上的亲子关系,而无任何法律上亲子之效果。由于此种法规范上特殊的考量及价值判断,使原本构筑亲子关系基础的血缘原理亦有其适用界限。


    实际上,所谓的血缘主义原理非指亲子血缘具有绝对性的价值,而是基于贯彻"子女本位"的现代亲子法中作为亲子关系发生的原理而已。


更多文章

    1、传统的亲子鉴定是进行血型测试。一般孩子6个月以上才可以做,并需要大量的血液样本。这种方法过程烦琐、取样痛苦且错误率高。传统的血型判断在一定程度上有其作用,但亲子鉴定并不能按照血型来鉴定。&nbs
2020-04-30
    在杭锦旗做亲子鉴定可以查询附近派出所和区法院,或者网上查询,推荐【杭锦旗亲子鉴定中心】杭锦旗受理点。    个人亲子鉴定:2700元左右,司法亲子鉴定:3000元左右,无创
2020-04-28
    通过遗传标记的检验与分析判断父母与子女是否亲生关系,称之为亲子关系或亲子鉴定。DNA是人体遗传的基本载体,人类的染色体是由DNA构成的,每个人体细胞有23对(46条)成对的染色体,其分别来自父亲和母
2020-04-26
    在杭锦旗做亲子鉴定可以查询附近派出所和区法院,或者网上查询,推荐【杭锦旗亲子鉴定中心】杭锦旗受理点。    个人亲子鉴定:2700元左右,司法亲子鉴定:3000元左右,无创
2020-04-28
    需要做司法亲子鉴定才能有效,司法亲子鉴定也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DNA亲子鉴定,可以用于上户口、移民、留学、补办出生证明、打官司、公证等情况,出具的鉴定报告具有法律效力,有些机构出具的报告还能
2020-04-02
    为确定婴儿的父亲是谁,小梅为婴儿做亲子鉴定,他与3个男人有了亲密接触上个月,小梅意外发现怀孕了,但无法确定孩子爸是谁。考虑到自己年龄已不小,她决定留下孩子。为确保不嫁错人,上周四,她带着3个男人的指
2020-04-02
    基因座的命名有以下两种方式:按照 Genome Database (GDB)命名原则,以基因座所在染色体以及首次进入公共数据库的原始序号为依据进行命名,记录为D#S##,其中字母D表示DNA, S代
2020-04-10
    杭锦旗很多人以为亲子鉴定应该到医院做,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一般杭锦旗医院是不能做亲子鉴定的,因为没有司法鉴定资质。目前DNA亲子鉴定都是在杭锦旗的杭锦旗亲子鉴定机构网点检测办理,这样才能保
2020-04-14
微信